实践基地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实践基地

延安

时间:2018-04-12 07:16:00  编辑:zzrtpx 点击: 2678

延安革命纪念馆 延安革命纪念馆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西北延河东岸,距城1公里处。始建于1950年1月,原馆址在南关交际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革命纪念馆之一。1954年迁往杨家岭原中共中央机关旧址,定名为“延安博物馆”。1955年迁至城内凤凰山麓革命旧址院内,改名为“延安革命纪念馆”,1973年6月迁往王家坪现址。展馆正门上方悬挂着红色匾牌,上有郭沫若1971年来延参观时题写的馆名。 馆藏文物有3.5万多件,历史照片5500多张,图书资料1.2万余册。其中,一、二级文物有1700余件,延安时期出版发行的报刊杂志100余种。2008年3月,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延安革命纪念馆陈列厅,由6个面积相等的展厅组成,展厅高大宽敞,采光性能良好。陈列厅采用声光电等现代化表现手法,以700余幅照片及近千件革命文物及雕塑、油画、图表、场景复原等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党中央及老一辈无产阶段革命家在延安领导中国革命的艰苦岁月。 2016年12月,延安革命纪念馆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image001.jpg

瓦窑堡革命旧址 瓦窑堡革命旧址位于陕西省子长县(瓦窑堡)城内下河滩小东门,为一排五孔砖窑。1935年12月下旬在此召开了毛泽东主持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问题。12月27日毛泽东又在瓦窑堡城内天主堂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阐明了党的统一战线的根据,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基础。 2016年12月,瓦窑堡革命旧址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瓦窑堡革命旧址包括中共中央政治局瓦窑堡会议会址,旧址现存20余了孔砖砌窑洞,包括瓦窑会议旧址、中央军委旧址、中国抗日红军大学校址及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刘少奇旧居等。 现在这里供参观的有瓦窑堡会议旧址、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旧址、中国抗日红军大学旧址和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旧居等。瓦窑堡会议旧址位于城内中山街南侧下河滩田家院。院内有砖窑5孔,坐西面东。左起第二孔是张闻天旧居,第三孔是会议旧址。会址窑洞不大,放着两张八仙桌和6个木条凳,小炕上还放着一张小炕桌。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旧址位于城内下河滩一处小院。院内有砖窑12孔。上院有砖窑6孔,5孔坐东面西,周恩来曾住在南起第四和第五孔窑内,另外1孔坐北面南的大窑为军委会议室;下院也有6孔窑洞,均坐东面西。中国抗日红军大学旧址位于城内北侧的米粮山上。1936年6月1日,红大开学时校址就设在这里。1936年6月21日后,红大迁往保安。当时红大分3个科,一科和二科住瓦窑堡。旧址现有砖窑5孔,分为两个教室。毛泽东旧居有两处,一处在城内中山街西侧中盛店院后排4孔窑内,是1935年12月至1936年1月毛泽东的住处;一处位于城内下河滩,院内共有砖窑5孔,是1936年5月至6月毛泽东的住处。

image002.jpg

凤凰山革命旧址是中共中央驻地旧址 凤凰山革命旧址是中共中央驻地旧址,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延安市宝塔区凤凰山脚下。他是第一代领导人挽救革命成果,进行抗战的革命根据地之一,是了解当时抗战历史的主要历史遗址之一。中共中央1937年1月13日至1938年11月20日的所在地,在此期间,中共中央实现了土地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的战略转变,度过了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内和平基本实现的情况下,党中央派出以周恩来为首的代表团同国民党进行了多次谈判,最终实现了第二国共次合作。
2016年12月,凤凰山革命旧址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凤凰山革命旧址北边的院子,分前后两院。后院有三孔石窑洞,是毛泽东同志旧居。1937年1月至1938年11月,毛泽东在这里居住。中间的窑洞是会客室,里面陈设木质桌凳,墙上挂有毛泽东和白求恩大夫谈话的照片;西南边的窑洞是办公室兼卧室,里面陈设有木质办公桌椅、柜子,并陈列着毛泽东当年用过的网套,东北边的窑洞是书报室,里面有炕,还陈设木质长桌和柜子等。 凤凰山革命旧址南边的院子,是朱德同志旧居。院内有面向东南的三孔石窑洞,是朱德于1937年1月至9月问居住的地方。南边一孔是办公室。中间一孔是会客室,里面陈设木质桌凳,还陈列有朱德当年用过的上了补钉的旧毛毯。北边一孔是朱德的卧室和周恩来同志旧居。1937年初,周恩来在西安事变后回来时,曾住在这里。 毛泽东同志旧居和朱德同志旧居中间有两个院子,一个是红军总参谋部旧址,另一个院子是中央机要部门旧址。院内的窑洞、平房依然如故。

image003.jpg

中共中央西北局革命旧址 中共中央西北局革命旧址于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位于延安南川花石砭半山腰,是中共中央西北局1941年9月至1947年3月的办公地。 1941年5月13日,中共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和陕甘宁边区中央局合并成立中共中央西北局。延安南川花石砭原来是陕甘宁边区师范学校的校址,有土石窑洞百余孔,分布在山上的四个阶梯上。根据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指示,陕甘宁边区师范学校从1942年9月由花石砭迁往了西北川的张崖村,而驻张崖村办公的西北局则迁到了花石砭,从此这里成为西北局各部委办公和住宿的地方。 2016年12月,中共中央西北局革命旧址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中共中央西北局革命旧址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41年5月由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与陕甘宁边区中央局合并成立的中共中央西北局,是中共中央在西北地区的代表机关,全面领导党在西北地区解放区和国统区的各项工作,对党在全国范围执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建成的西北局纪念馆为三层建筑,建筑面积8035平方米,陈列展出面积3514平方米,共展出实物400余件,照片460张,雕塑16组。整个陈列通过运用声光电等现代化展示手段,真实全面地展现了西北革命根据地创建、发展、壮大的战斗历程,反映了西北局模范执行党中央各项方针政策、领导陕甘宁边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建设取得的重大历史成就和丰功伟绩。

image004.jpg

杨家岭革命旧址 杨家岭革命旧址是中共中央驻地旧址,位于延安城西北2公里处。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和中共中央机关在此居住。这期间,中共中央继续指挥抗日战争敌后战场并领导了解放战争,领导了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召开了党的“七大”和延安文艺座谈会。于1942年在此建成中央大礼堂,1945年4月23日至6月21日在中央大礼堂隆重召开了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 2016年12月,杨家岭革命旧址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毛泽东1938年11月至1943年5月在此居住,1940年秋,因修建中央大礼堂等工程,环境嘈杂,毛泽东等领导人和中央一些机关搬到枣园居住,1942年又搬回杨家岭。1943年,毛泽东等领导人又从这里陆续搬住枣园。毛泽东在这里写有《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许多重要文章。1945年在此召开了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45年4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也在此召开。现作为革命圣地,对外开放。

image005.jpg

南泥湾 南泥湾,是延安旅游名胜景点之一,位于陕西省西安——黄帝陵——延安——南泥湾——黄河壶口瀑布——西安旅游环线上。 百年前,这里人烟稠密,水源充足,土地肥沃,生产和经济都十分繁荣。到了清朝中期,清统治者挑起回汉民族纠纷,互相残杀,使这里变成野草丛生、荆棘遍野,人迹稀少,野兽出没的荒凉之地。 1941年3月,八路军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开展了著名的大生产运动。南泥湾精神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内核,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战胜困难,夺取胜利。

image006.jpg

王家坪 王家坪位于延安城西北方向,隔延河与城相望,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党中央进驻延安后,军委和总部机关在这里领导根据地军民坚持了八年抗战。日寇投降后,又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全面进攻。1947年3月18日,毛泽东、周恩来率部由这里撤离,转战陕北。 2016年12月,王家坪革命旧址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1947年3月,国民党占领延安后,这里的部分建筑遭到破坏,1949年按原样进行了修复。这里供参观的有军委礼堂、作战研究室和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王稼祥、叶剑英的旧居等。军委礼堂位于王家坪旧址入口处,是七间高大宽敞、四角翘起的大瓦房,可容纳近千人。礼堂建成于1943年,是军委和总部的工作人员自己动手修建的。当年军委和总部的一些大型会议、晚会等集体活动都在这里举行。毛泽东会客室在军委礼堂东侧,有两间平房。 1947年3月24日,毛泽东在这里接见了新四旅的部分同志,谈了保卫延安的问题。毛泽东旧居在毛泽东会客室东面的土坡下,有两孔石窑洞,是毛泽东的办公室和寝室。 1946年1月至1947年3月,毛泽东曾住在这里。门前有一石桌,是毛泽东送他的长子毛岸英到农村劳动时谈话的地方。朱德旧居位于军委礼堂西侧军委参谋部后院,有3个朝南的石窑洞,右起第一孔是办公室,第二孔是会客室,第三孔是寝室。右侧三孔窑洞曾住过黄华等工作人员。 1941年春到1945年8月,朱德住在这里。彭德怀旧居位于参谋部前院,有3孔石窑洞。1947年二三月间,彭德怀住在这里,指挥保卫延安的战斗。彭德怀旧居东侧有一间平房,是军委资料室,另外几间是军委会议室。军委首长经常在此召开会议。叶剑英旧居位于参谋部院后的山腰上,有一栋三间飞檐式平房。1943年叶剑英迁居于此,1947年3月撤出延安。王稼祥旧居在军委礼堂后边的山腰上,是两孔面向西南的石窑洞。

image007.jpg

枣园 枣园位于延安城西北8公里处,是一个园林式的革命纪念地,其内生长着种类繁多的花草树木,景色秀丽,环境清幽,这里原是一家地主的庄园,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为中央社会部驻地,遂改名为“延园”。1944年至1947年3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驻此地,期间,领导全党开展了整风运动和解放区军民开展的大生产运动,筹备了中国共产党“七大 。 2016年12月,枣园革命旧址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枣园革命旧址是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位于延安城西北8公里处。这里原是一家地主的庄园,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为中央社会部驻地,遂改名为“延园”,现旧址大门石柱两侧尚有康生当年所书“延园”二字。1944年至1947年3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驻此地。中共中央书记处在此居住期间,继续领导全党开展了整风运动和解放区军民开展的大生产运动,筹备了中国共产党“七大”,领导全国军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并领导全国人民为争取民主团结,和平建国,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全面内战作了充分准备。 在枣园还有毛泽东同志旧居、朱德同志旧居、周恩来同志旧居、刘少奇同志旧居、任弼时同志旧居,都非常具有历史纪念意义。 另外,枣园是一个园林式的革命纪念地,春、夏、秋、冬景色秀丽,环境清幽,内生长着种类繁多的花草树木,各个建筑若隐若现地点缀其间,景色秀丽,风光迷人。1996年,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世纪之火”火炬传递活动采集“革命之火”火种的仪式在枣园隆重举行,是我国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

image008.jpg

©2018 延安-实践基地-河南润途红色文化培训中心 豫ICP备18005255号-1